2020年大连超市及农贸市场检测最新结果(持续更新)

导语 北京新发地菜市场事件后,大连也对超市及农贸市场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何?大连本地宝来告诉你!

  【 6月19日】

  大连市应急开展农贸海鲜市场环境物品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200份样本结果均为阴性。

  近日,国内个别批发、海鲜、农贸市场出现疫情。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做到科学精准防控,及时掌握我市市场环境、物品和食品被新冠肺炎病毒污染的风险,防止我市出现市场环境和物品食品污染引起的本地疫情传播,市卫生健康委立即制定新冠病毒应急采样监测工作方案,组织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市场监管部门和商务部门配合下,开展覆盖全市所有区市县的应急采样监测工作。

  此次采样重点选取大型商超、农贸(批发)市场,低温、阴暗、潮湿、卫生条件不佳,利于病毒存活的环境,经营冰鲜海鲜、生鲜肉类的摊位(优先选取经营进口产品的摊位),主要采集感染高危食品,以及工作人员手、围裙、下水道、砧板、刀具、容器内表面及其他海鲜或肉类处理工具等环境涂抹样本。

  截至6月19日,已监测15家大型商超、22家农贸市场的肉类摊位和水产摊位,采集样本1200份,经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大连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朋友,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防控不能松懈,要提升自我防护的意识,加强手卫生,科学佩戴口罩,改掉不良卫生习惯和行为,减少人员接触,加工食物时要保持环境清洁、生熟分开、要彻底煮熟烧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从事水产、生冷、冰鲜等食品加工人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农贸市场、餐饮、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要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

  【 6月13日】

  大连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生鲜超市水产品批(零)商行销售冰鲜三文鱼等水产品的情况开展摸排。

  重点对供货渠道、商户信息、采购方式、采购数量等情况进行排查,督促指导食用农产品销售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等要求,依法索要产地证明或者购货凭证、合格证明等相关凭证,不采购、贮存、销售无溯源凭证、来源不明、过期变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特别是对进口产品,要索取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

  检查结果

  截至14日下午15时,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共摸排冰鲜三文鱼等水产品销售业户128家,其中,4家超市和3户市场内业户采购的来自有疫情风险地区的三文鱼,均已自行下架停售。

  【6月14日】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对大连市餐饮服务环节进口三文鱼经营和进货渠道进行检查。

  在检查了中山区、西岗区及沙河口区等21家餐饮服务单位后,了解到相关单位均主动暂停经营进口三文鱼食材。

  执法人员重点查看进口食品的进货单及报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中文标签标识等,发现个别餐饮服务单位存在超范围经营(冷食类食品)行为,现场责令立即整改。

  同时,要求餐饮服务单位严格执行索证索票管理制度,禁止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水产品及其他食品原材料,确保进货渠道正规合法,来源可追溯,质量安全可靠;对食材加工刀具、砧板等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按照市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各区(先导区)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开展专项检查,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属地餐饮服务单位检查三文鱼等水产品经营情况,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13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281家。

  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还协调大连海关,详细了解大连市销售的进口三文鱼来源,并配合市疾控中心对相关企业已下架封存的进口三文鱼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流调抽样,共4个批次,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温馨提示:关注【大连本地宝】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进出连】,即可获取进出大连核酸/隔离规定、重点管控地区名单、五天三检具体要求、核酸检测点查询入口等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阅读

分享本文到:

关闭
关注更新
返回首页